那些岁月

在马来西亚,那些由马来人担任领导,实际上却由华人管理的企业被称为“阿里巴巴”企业,阿里是马来人,巴巴是华人。

“主公企业家”:印尼人发明,描绘商人成功是因为在政治上受到了庇护。 “裙带资本家”:菲律宾人发明,20世纪60年代,跟主公企业家希望。 “贱民资本家”:泰国学者弗雷德里格斯发明,定义那些在政治上没有地位的生意人,他们只有一直经商,不从政,才会被容忍。

从1500年到1800年,欧洲现代化时代的早期,重商主义无疑是经济的基本理论。 19世纪兴起了自由贸易理论。 1930年前后,全世界经济萧条,第一次世界大战,社会主义思潮, 计划经济和政府调控备受欢迎,这种思想始于殖民统治时代并持续到国家独立早期。

20世纪中叶,东南亚经济体都尝试过进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。殖民时代,东南亚国家向殖民者提供原材料并购买他们的工业制成品(大多数显而易见受到了关税政策保护),这阻碍了亚洲国家制造业发展。他们从事低附加值的农产品和矿产品生产,并不得不出口到发达工业国家,换取价格相对高昂的工业产品。 有人提出,打破这个怪圈的唯一办法就是说提高进口关税,减少工业信贷,严格管理外汇供应,支持本地制造业发展。

泰国,与政府关系好的商人在受保护的制造业中垄断了生意,其他制造业公司得不到政策扶持。关税保护政策产生了合资制造企业,产品进口商变成了当地装配工,而不是真正在国内生产。 在这些地区,有一点是永远不变的,:那就是进口替代工业化并不扶植本地的小型制造企业,把他们培养成大型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企业,只是巩固了殖民时期就存在的贸易精英地位。


留言区:


  • MERYTRH813391MAERWETT - 2025年7月1日 10:50